
這里就是——惹巴拉。惹巴拉位于湘西龍山縣的苗兒灘鎮,地處武陵源山區腹地,是一個典型的土家族族村寨。它的名字聽起來比較特別,在土家語中意思是“美好和美麗的地方”。惹巴拉不是一個村寨,而是集結了好幾個土家古村落,被譽為“土家族原生態文化的天然博物館”。

位于河畔邊兒的惹巴拉,古木參天,吊腳木樓掩映在蒼翠蔥蘢之中,給人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。陶淵明的《桃花源記》,說的正是“武陵人”誤入桃花源,帶入到惹巴拉的美景中,倒也非常貼切。

村口的那座“Y”字形風雨橋特別引人關注。這座風雨橋橫跨兩河,連接三個村落,非常壯觀。這也是亞洲最長的土家族風雨橋。

順著鵝卵石小道走進惹巴拉,清一色的木質吊腳樓、轉角樓,保持著原汁原味的古樸。據說這些吊腳木樓,很多都有百余年歷史了。雖然也有一些后來新建的,但都保持著統一風格,整體覺得很和諧。

最值得一看的景觀,是建于清乾隆年間的土家沖天樓,這是一個土家族建筑的精品,不僅造型獨特,而且工藝精湛,大家去旅游的話不要錯過。

很多游人去了這里,會發現一個巨大的“洗腳盆”。其實,這是土家族的傳統習俗,每年春節除夕,一家人一起守夜的時候,洗個幸運腳。如果這也是成了惹巴拉的一道標志性“景觀”。

這里的土家族文化底蘊非常深厚,保留著“擺手舞”“茅古斯”等好幾項國家文化非遺,不過一般得趕上節假日才能看到。不過,有一個土家技藝——土家織錦,一般能看到。這是土家族世代相傳的傳統技藝,如今很多人家里還有老式的木質織錦機,一派“啁啁鳥語里,戶戶織機聲”的田園景象。


烏龍山、里耶古鎮,是龍山縣最受游客歡迎的旅游景點,距離惹巴拉不太遠。湘西不是只有一個鳳凰古城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