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【一】
秦巴山脈盤龍連,奉旨堪輿步閬苑。
二仙鋸山龍脈斷,那知利州出則天。
【二】
天罡淳風行山川,閬州城南天宮院。
袁李大師擇宅安,山間好墓世間傳。
【三】
時光轉眼千余年,涇三原中陜商現。
行走天下商幫緣,移居別祖到閬苑。
【四】
鋸山埡下西南岸,盤龍腳下北城見。
擇地定居促發展,蒙門三將威德顯。



【注解】
地處秦巴山脈的四川南充閬中盤龍山鋸山埡,相傳是唐代堪輿大師袁天罡和李淳風二位仙師奉旨斷龍脈,那知在這山脈相連不遠的利州,今四川廣元市出現了一代女皇武則天。
袁李二位仙師完成任務后,卻行走在山川秀麗之中,在閬中城南修起了天宮院,也定居于此,并擇陰宅仙逝后歸葬傳世于后人紀念。



彈指一揮千年過去,陜西咸陽涇三原交龍堡一帶出現天下第一商幫陜商,行走川陜之中,商人在移民的熱潮中,定居川北鎮保寧府閬中城,在盤龍山鋸山埡下西南方3公里處的嘉陵江畔,閬中古城池北門插棧為業,辛勤耕耘。
時逢西征,陜商蒙家三代因出色的后勤保障建功立業和蒙應瑞西征功勛顯赫??滴醯圪n宅第、宗祠、種植、休閑封地四處、建元戎府、閬中古城官民和蒙家三代共同迎恩拜將,成為歷史上唯一的一品大商世家傳奇。蒙順康熙帝賜名蒙善宇、蒙元亨、蒙應瑞三元大將軍的奇跡。是不是跟鋸山埡龍脈有著藕斷絲連的故事。



【袁天罡李淳風相關史料】
《唐甲庫·李該傳》載:唐乾封二年(公元667年)李淳風持唐高宗簽發的“頭子”和“驛券”從長安出發前住隆州(今閬中)。
年界66歲的李淳風在閬中無親無故,又無公務關系,艱難跋涉近兩千余里,到閬州閬中來干什么呢?
據《唐甲庫·李該傳》載:李淳風到閬中主要是想拜訪袁天罡并審議《乙巳占》。
袁天罡長李淳風12歲,成都人,精天文、數術、相學,是隋末唐初著名的風水、相學和道學大師,曾與李淳風的父親李播交好。李淳風入太史局后,向李世民舉薦袁天罡入太史局,置掌地理風水事務,官火令。
據《新唐書·袁天罡傳》載:袁天罡奉詔從青城山去長安途徑利州(今廣元),武則天的父親時為利州太守,請袁天罡為年幼的武則天看相,乳母時抱則天,衣男子之服,天罡曰:“此郎君子神色爽徹,不可易知,試令行看。”于是步于床前,仍令舉目,天罡大驚曰:“此郎君子龍睛鳳頸,貴人之極也。”更轉側視之,又驚曰:“必若是女,不可窺測,后當為天下主矣。”
袁天罡入太史局后,與李淳風既是工作中的搭檔,又是生活中的密友。
《古今圖書集成》載:唐貞觀中有望氣者上言太宗曰,觀測天文,謂西南千里之外有王氣,太宗令袁天罡測步王氣,由長安到四川,行到閬中,果見靈山嵯峨,佳氣蔥郁,其脈在蟠龍山嶺之小蟠龍山之右側鞍鄰。
袁天罡在此處鑿斷石脈,水流如血。閬中人呼其為鋸山埡。至今,袁天罡在閬中破王氣的風水遺跡鋸山埡仍清晰可見。
袁天罡來閬中破王氣期間,發現了閬中得天獨厚的風水形勝之地,大喜過望,回朝復命后,第二年(61歲)就辭官只身歸隱閬中,在閬中城外蟠山的臺地建筑覘星臺,繼續進行星象、風水研究。
袁天罡隱居閬中后,促使將閬中城從漢城遷址唐城,并完全按風水理念規劃建設的閬中古城,閬中古城從古至今,被譽為中國風水古城的典范,袁天罡功不可沒。
袁天罡隱居閬中期間,李淳風受命為李治和武則天勘選陵地,李淳風又通過李治下詔把袁天罡召回長安,共同勘定了乾陵,并留下了為乾陵點穴時,李淳風金針插袁天罡金錢的千古風水傳奇。袁天罡與李淳風勘定乾陵后,又回到了閬中。
后來,袁天罡移居天罡院(現天宮院)并在觀稼山選定自己人生歸宿的墓穴,在75歲時,仙逝于“天罡院”,安葬于觀稼山,現存有天罡墓遺跡。



李淳風來到閬中,得知袁天罡已仙逝兩年,他祭拜了袁天罡,又踏訪了袁天罡留下足跡的地方,他也被閬中美妙的自然風水和深厚的易學、道學、天文學底蘊所打動,決定孝仿袁天罡隱居在青山綠水間。
他先后在袁天罡居住過的天罡院及附近的天林寺留住過。后來他選擇了與天罡院一山之隔的龍洞溝仙鶴會(現淳風村)定居下來,繼續其星象、氣象觀測、學術研究和寫作,并在此地留下了豐富的遺跡。
李淳風與“仙鶴會風水地”的情結,李淳風隱居的龍洞溝仙鶴會,是一處風水理念上的吉祥寶地,這與李淳風一生崇尚和研究星象、風水、道學分不開。其宅居背靠峻拔的龜龍山,面朝渾雄的圣泉嶺,兩座山酷似一對展翅翔舞的仙鶴相向而飛,所以叫“仙鶴會”。
道家歷來尊仙鶴為第一圣潔靈鳥,所以道家重鶴輕鳳。李淳風選擇仙鶴會隱居,是其重原因,他在仙鶴會隱居三年,完成了他人生的精彩絕唱,也留下了他與仙鶴會的深深情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