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50多年前,6萬多士兵一夜之間消失在涪陵白濤鎮.....
他們為了響應黨中央三線建設的號召,來到了這山高林密、人煙稀少的地方,進行了一場鮮為人知、但規模極其浩大,長達18年的工程建設——816工程。
他們為了響應黨中央三線建設的號召,來到了這山高林密、人煙稀少的地方,進行了一場鮮為人知、但規模極其浩大,長達18年的工程建設——816工程。


隨著電瓶車快速的向洞內行駛

816工程的軸向疊加全長25公里,完全隱藏在山體底下,被稱為深埋大山被塵封50多年的絕世和氏壁。

工程于1967年2月開工,1984年停建,整整用了18年的時間,挖洞8年,安裝設備9年,經歷了急建、緩建、停建三個階段,當時總投資7.46億元人民幣,加上龐大的軍費開支和人工開支現值折合人民幣800多億元,工程規??梢耘c三峽工程相媲美。


1:1仿制的空投原子彈模型
我國第二套核反應堆的外貌
當年最先進的計算機機體
每一個都相當于80年代一臺14寸彩色電視機的儀表
......
一個為保衛祖國而建的秘密基地







爬上9樓,一眼望下去






時代背景、戰略決策、選址、建設
及最后的奉命停建









這個歷史名詞叫做“三線建設”;
這種民族精神叫做“無私奉獻”;
這段共和國的記憶叫做“備戰備荒”;
而幾代人的青春記憶匯成一句話,就是——“當祖國需要的時候!”
